以實瑪利與易司瑪儀

阿拉伯文易司瑪儀(Isma'il),希伯來文是以實瑪利(Yishma'el),意為「神聽見」或「神會聽見」。聖經說:「可以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就是神聽見的意思),因為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創世記16:11)其阿拉伯名稱則似乎不具此含義。

以實瑪利是亞伯拉罕(http://www.answering-islam.org/Index/A/abraham.html)第一個兒子,母親夏甲(http://www.answering-islam.org/Index/H/hagar.html)是亞伯拉罕妻子撒拉的婢女。撒拉多年不育,就將夏甲給亞伯拉罕,為丈夫生兒子,但夏甲因此看不起撒拉,後來連以實瑪利也嘲笑以撒(創世記21:9),最後母子倆遭趕出去,住在巴蘭(http://www.answering-islam.org/Index/P/paran.html)曠野。

以實瑪利的後裔

據聖經,以實瑪利有十二個兒子,與穆斯林傳統吻合。事實上,聖經記錄此十二人名字也與穆斯林傳統、或其他阿拉伯名稱吻合。

排行

聖經名稱

伊本希沙姆作傳名稱

相關阿拉伯名稱

1

尼拜約Nebaioth

納比特Nabit

納巴特、納巴耶Nabat,Nabayas

2

基達Kedar

嘎德哈Qaydhar

嘎達Qaidar

3

亞德別Adbeel

阿德巴Adhbal

4

米比衫Mibsam

馬卜薩Mabsha

5

米施瑪Mishma

米司瑪Misma`

6

度瑪Dumah

迪瑪Dimma

杜瑪圖‧哲因度Dumatu 'l-Jandal

7

瑪撒Massa

馬斯Mashi

8

哈大Hadad

阿德哈爾Adhr

9

提瑪Tema

他伊瑪Tayma

提伊瑪Teimah

10

伊突Jetur

耶圖爾Yatur

哲杜Jadur

11

拿非施Naphish

納比斯Nabish

12

基底瑪Kedemah

嘎德胡瑪Qaydhuma

聖經統稱此眾子為以實瑪利人。尼拜約的後裔就是納巴泰人(Nabatean),活躍於阿拉伯北部,於公元前4世紀起建都佩特拉(Petra),至公元前106年為羅馬人攻陷,之後他們即遷至大馬士革。死海古卷也包含晚期的納巴泰文獻。而嘎達則是重要部族,巴達維(al-Badawi)以其為猶太部族。當以賽亞的時候,阿拉伯兩個主要部族的領袖是尼拜約與基達後裔。

夏甲與以實瑪利被逐

許多傳統都記載這事,但都以《布哈里聖訓》為基礎:

傳統一
伊本‧阿巴斯(Ibn Abbas)說:
亞伯拉罕和妻子鬧意見(因為她妒忌以實瑪利的母親夏甲),於是帶著以實瑪利和他母親離開。他們帶了一皮袋水,因為以實瑪利的母親習慣用皮袋喝水,好增加奶汁,乳養孩子。亞伯拉罕到了麥加,安頓夏甲坐在樹下,他就回家了。以實瑪利的母親跟著他,當他們走到嘎達(Kada')時,她從背後喊道:「亞伯拉罕啊,你把我們交給誰呢?」他說:「(我把你們)交給安拉(照顧)。」她說:「安拉同在就好。」她回到自己的地方,用皮袋喝水,乳汁增加了,就乳養小孩。到水喝光了,她就想,「應該出去看看,或者會遇見人」。她走下薩法山(Safa),希望找到人,卻找不著。她走下山谷,直跑到麥爾臥山(Marwa),在兩山之間來往走了許多遍,然後她想,「我應該回去看小孩」,她回去一看,孩子幾乎死了。她不忍看,就說:「我再出去,或者可以找到人來。」於是她再下山,卻找不到人,如是者她在薩法山和麥爾卧山之間來回跑了七遍,然後她說:「我最好回去看看小孩。」忽然間她聽到一把聲音,就對那奇怪的聲音說:「可以的話,請幫助我們。」看啊,原來是吉卜利里(發出聲音)。吉卜利里像這樣子用足踝踏土地(伊本‧阿巴斯用足踝踏土地示範),就有水湧出來了。以實瑪利的母親很驚訝,就開始挖井。(阿布‧卡沙姆[Abu Al-Qasim],即先知)說:「若她任由那水(流動,不去挖它),水就會流在地面。」以實瑪利的母親喝那水,乳汁增加了,可以餵養孩子。後來幾個朱爾洪族人(Jurhum)經過谷低,看見幾隻鳥,覺得奇怪,說:「有水的地方才有鳥啊。」他們派探子出去找,果然找到水源,就回去報告。他們到那裡,看見她,說:「以實瑪利的母親啊,你容我們和你一起(或和你同住)嗎?」(從此他們就留在那裡。)她的孩子漸長,到青春期時,就在那些人中間娶了一個姑娘。那時候,亞伯拉罕心生一念,就對妻子(撒拉)說:「我想去看看我留下(在麥加)的親屬。」他到了那裡,(向以實瑪利的妻)打招呼說:「以實瑪利在哪裡?」她說:「出去打獵了。」亞伯拉罕(對她)說:「他回來時,叫他把門檻換掉吧。」以實瑪利回來,妻子如實相告,他就說:「你就是門檻,你回娘家去吧(即你被休了)。」這事以後,亞伯拉罕又想探望他留下(在麥加)的親屬,他將想法告訴妻子(撒拉)。亞伯拉罕來到以實瑪利的家,問:「以實瑪利在哪裡?」以實瑪利的妻說:「他出去打獵了,」又說:「你要不要留下來,吃喝點甚麼?」亞伯拉罕說:「你有甚麼吃的喝的?」她答道:「我們有肉吃,有水喝。」他說:「安拉啊,賜福他們吃的喝的。」阿布‧卡沙姆(即先知)說:「因著亞伯拉罕的請求,就有祝福(在麥加)。」再一次,亞伯拉罕想探望留下(在麥加)的親屬,跟撒拉說了,就出去。走到滲滲井,看見以實瑪利在修理箭枝,就說:「以實瑪利啊,你的主命令我為他造房屋。」以實瑪利說:「要順從你的主的命令。」亞伯拉罕說:「安拉也命令我說,你要來幫忙我。」以實瑪利說:「那麼我來幫忙吧。」父子倆就起來,亞伯拉罕開始建造(喀爾巴,Ka'ba),以實瑪利在旁搬運石頭,二人說:「我們的主啊,請接納我們(的事奉),你確是全聰的,確是全知的。」(古蘭經2:127)房子建得愈高,老人(亞伯拉罕)沒辦法將石頭舉起(到那麼高的位置),就站到階石上(Al-Maqam),讓以實瑪利繼續遞他石頭,二人都說:「我們的主啊,請接納我們(的事奉),你確是全聰的,確是全知的。」(《布哈里聖訓》4.584)(http://www.usc.edu/dept/MSA/fundamentals/hadithsunnah/bukhari/055.sbt.html#004.055.584
傳統二
伊本‧阿巴斯說:
以實瑪利的母親是第一個用束腰的婦人,好掩藏形跡,不讓撒拉知道。當她還在乳養以實瑪利時,亞伯拉罕將兩母子帶到喀爾巴附近一棵樹下,就在滲滲泉的位置上,在清真寺最高點。當時麥加並沒有人居住,也沒有水源,亞伯拉罕安置兩母子在樹下,並留下一袋棗子,一皮袋水,就回家去了。以實瑪利的母親跟著他,喊道:「亞伯拉罕啊,你要去哪裡?竟把我們留在這山谷,沒有人作我們的同伴,也沒有甚麼(可吃的)?」這樣喊了好幾次,他卻不回頭,然後她說:「是安拉命令你這樣做的嗎?」他說:「是的。」她說:「那麼,他不會不看顧我們的。」就轉身回去了。亞伯拉罕繼續走,至他尼耶(Thaniya),知道母子倆再看不見他了,就面向喀爾巴,舉起雙手向安拉禱告說:
「我們的主啊!我將我的後裔留在荒蕪的谷中,就在你的聖所(麥加的喀爾巴)旁,我們的主啊,這是讓他們可以好好禱告。所以,求你使好些人愛他們,(安拉啊)請供應他們果子,好使他們感謝。」(古蘭經14:37)以實瑪利的母親繼續乳養兒子,喝皮袋裡的水。
後來皮袋的水都喝光了,她和孩子都渴,她看著他(指以實瑪利),心裡很焦急,就把孩子留在那裡,因為不忍看他。她看見最近的薩法山,就跑到山頂俯瞰山谷,希望找到幾個人,卻找不著。她從薩法山走下山谷,她拉起袍子,萬分苦惱地經過谷底,再走上麥爾卧山上看,希望看見人影,卻找不著一個人。如是者來回薩法和麥爾卧兩山之間走七了遍。
先知說:「這就是人在兩山之間(薩法與麥爾卧山)來回走這個傳統的起源。」她(最後一次)來到麥爾卧山,聽見有聲音,就安靜留心,又再聽見有聲音,她就說:「啊(不管你是誰),你的聲音我已經聽見你,你能幫助我們嗎?」看哪,她看見一個天使在滲滲泉那裡,用腳跟(或翅膀)挖土,直至有水湧出來。她就在泉旁用手挖了一個盆,再用手掬水,盛滿皮袋,泉水仍然不斷湧流。
先知說:「願安拉憐憫以實瑪利的母親!她若任由滲滲泉(湧流,而不控制它的水流,或沒有從水泉掬水,或沒有將水盛到皮袋裡),滲滲泉就要在地面流成溪河了。」先知又說,她喝了水,乳養孩子。天使對她說:「不要害怕被拋棄,因為這是安拉的房子,將由這孩子和他父親建成,安拉不會忽略他的百姓。」當時天房(喀爾巴)位於高處,那裡像個小丘,下大雨時,兩水在山丘兩邊流過。她一直住在那裡,直至朱爾洪族的人經過,他們是循嘎達大道下來的。那些人在下麥加駐紮,看見有鳥盤旋不去,這種鳥習慣在水源上盤旋。他們說:「這鳥盤旋的地方一定有水,雖然據我們所知,這山谷向來是沒水的。」他們派出一兩個探子,找著水源,就回去報告。於是他們全到跑到水源那裡。先知又說,以實瑪利的母親就坐在水源旁,他們問她:「可否容我們留在你這裡?」她說:「可以,但水源不屬於你們。」他們同意了。先知又說,以實瑪利的母親很滿意,因為她喜歡有人作伴。於是他們在那裡定居,又接家人下來一起住,他們就成了那地的居民。孩子(以實瑪利)漸長,從他們學阿拉伯語。他漸漸長大,品格美好令人人喜愛和欣賞,到達青春期時,就在那些人中娶了一個姑娘為妻。
以實瑪利的母親死後,亞伯拉罕來探望他遺棄的親屬,當時以實瑪利已經娶妻。亞伯拉罕來到,卻不見以實瑪利,問他的妻,她說:「他出去討生活去了。」亞伯拉罕問他們生活情況,她說:「我們日子過得苦,非常困難。」不斷的抱怨。亞伯拉罕說:「你丈夫回來後,說我曾經來過,叫他把(房子的)門檻換掉吧。」以實瑪利回來,察覺家裡有點不尋常,就問妻子:「有人來探望嗎?」她說:「是的,一個這樣子的老人來找你,我告訴他你出去了。他又問我們過得怎麼樣,我說我們過得又窮又苦。」以實瑪利說:「他給你甚麼建議沒有?」她答:「有,他叫我問候你,又叫你把門檻換掉。」以實瑪利說:「他是我父親,命我休了你。你回娘家去吧。」於是以實瑪利把她休了,從他們(朱爾洪族)娶了另一個姑娘為妻。
亞伯拉罕有好一段時間沒去找他們,正如安拉所意欲的;他找過他們,卻找不著以實瑪利。這天他再來,看見以實瑪利的妻,就問他在哪裡,她說:「他出去討生活去了。」亞伯拉罕問:「你們日子過得怎麼樣?」她說:「我們過得很好(樣樣都豐富)。」又感謝安拉。亞伯拉罕說:「你們有甚麼吃的?」她說:「吃肉。」他問:「有甚麼喝的?」她說:「喝水。」亞伯拉罕說:「安拉啊,請祝福他們的肉和水。」先知說:「當時他們還沒有穀物,有的話,他一定也求安拉祝福他們的穀物。」又說:「人要是只吃肉喝水的話,身體一定不好,除非他住在麥加。」先知又說,亞伯拉罕對以實瑪利的妻子說:「你丈夫回來後,代我問候他,叫他好好保存他的門檻。」以實瑪利回來,問妻子:「有人來過嗎?」她說:「是的,一個慈祥的老伯伯來過。」她對那人讚口不絕,又說:「他問你在哪裡,我告訴他了;他問我們過得怎麼樣,我說我們過得很好。」以實瑪利問:「他給我們甚麼建議沒有?」她說:「有,他問候你,叫你好好保存你的門檻。」以實瑪利說:「那是我父親,你就是門檻。他叫我把你留著。」
亞伯拉罕有好一段時間沒去找他們,正如安拉所意欲的,然後再去找他們。他在滲滲泉附近一棵樹下找著以實瑪利,他正在磨箭頭,看見亞伯拉罕,就起來迎接(按父子之禮問候對方)。亞伯拉罕說:「以實瑪利啊,安拉給我命令了。」以實瑪利說:「要順服你主的命令。」亞伯拉罕說:「你會幫助我嗎?」他說:「我會幫助你。」亞伯拉罕說:「安拉命我在這裡建房子。」隨即指著附近最高的小丘。先知說,於是他們給房子(喀爾巴天房)立根基。以實瑪利運石頭,亞伯拉罕建造。牆砌高了,亞伯拉罕站牆頭上造,以實瑪利把石頭遞上去,二人都說:「我們的主啊,請接受我們(的事奉),你確是全聰的,確是全知的。」先知說,二人繼續建造,最後繞喀爾巴走,一邊說:「我們的主啊,請接受我們(的事奉),你確是全聰的,確是全知的。」(古蘭經2:127)(《布哈里聖訓》 4.583)(http://www.usc.edu/dept/MSA/fundamentals/hadithsunnah/bukhari/055.sbt.html#004.055.583

聖經對相關故事記載,見創世記21921

另參〈夏甲在亞伯拉罕家的地位〉http://www.answering-islam.org/BibleCom/gen16-3.html)。

以實瑪利是阿拉伯人祖先嗎?

穆斯林相信以實瑪利是阿拉伯人祖先,其實不然,只是他們按主觀願望,這由穆斯林的傳統可以否定。此說證據有二:

  • 以實瑪利族譜說,阿拉伯人是其他族群

據伊本‧易司哈格(Ibn Ishaq)的穆罕默德生平:

以實瑪利是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的兒子,他是他拉(阿扎爾Azar)的兒子,他是拿鶴(Nahur)的兒子,他是西鹿(Sarugh)的兒子,他是拉吳(Rau'u)的兒子,他是法勒(Falikh)的兒子,他是希伯('Aybar)的兒子,他是沙拉(Shalikh)的兒子,他是亞法撒(Arfakhshadh)的兒子,他是閃的兒子,他是挪亞(Nuh)的兒子。(伊本易司哈格著,Guillaume譯:《穆罕默德生平》,頁3

然後提到挪亞後裔另一血脈:

阿德('Ad)是歐司('Aus)的兒子,他是以攔(Iram)的兒子,他是閃(Sam)的兒子,他是挪亞的兒子。塔穆德(Thamud)與哲迪斯(Jadis)是阿比爾('Abir)的兒子,他是以蘭的兒子,他是閃的兒子,他是挪亞的兒子;塔沙姆(Tasm)、儀姆拉格('Imlaq)、烏瑪耶因(Umayan)都是路德(Lawidh)的兒子,他是閃的兒子,他是挪亞的兒子,他們都是阿拉伯人。以實瑪利子尼拜約生耶書朱卜(Yashjub),他的後裔是:塔魯卜(Ta'rub),生塔伊拉(Tayrah),生巴胡爾(Bahur),生穆卡瓦因(Muqawwan),生烏達德(Udad),生阿德南。Guillaume譯:《穆罕默德生平》,頁4。)

換言之,以實瑪利的太太太伯公已是阿拉伯人。

  • 阿拉伯語並非以實瑪利的母語,乃是他從其他民族學來的。

據上述《布哈里聖訓》(http://www.usc.edu/dept/MSA/fundamentals/hadithsunnah/bukhari/055.sbt.html#004.055.583)4.583的傳統,我們知道以實瑪利會說阿拉伯語,是從定居於麥加的朱爾洪族人那裡學來的(見傳統二)。阿拉伯語既非以實瑪利母語,而是之前就存在的語言,因此以實瑪利不可能是阿拉伯人祖先。

可見以實瑪利為阿拉伯人先祖說實乃謬誤。他最多只算為阿拉伯化的移民;因此,不是所有現代阿拉伯人是亞伯拉罕後裔。

詳參〈以實瑪利並非穆罕默德祖先〉「Ishmael is not the Father of Muhammad」(http://www.answering-islam.org/Shamoun/ishmael.htm),並〈阿拉伯人是以實瑪利後裔嗎?〉「Are the Arabs Descendants of Ishmael?」(http://www.ysljdj.com/topic19/tc-19-296.html)(http://www.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ornelius/arabs.html)。

以實瑪利在麥加定居?

胡戈(Hughes)引述司胡德‧阿默德‧汗(Syud Ahmad Khan)說:

如上述,雖然聖經與古蘭經對以實瑪利定居地點之記載有巧合處,但這裡有三個關於以實瑪利定居地點的重要問題:
第一,亞伯拉罕逐以實瑪利母子離家後,將他們安置在哪裡?
第二,以實瑪利與夏甲在曠野流浪後,在哪裡定居?
第三,他們就在那地點定居下來,還是日後再遷往別處?
關於第一道問題,古蘭經並未提及,但當地傳統與若干聖訓卻有;可惜後者的權威性不強,不能追溯其敘述統緒至先知,所以與前者都不可靠。當地傳統也不大可信,往往將不同時間發生的事情混在一起。所以還是回到經文比較好,裡面說,「亞伯拉罕打發她走,夏甲就走了,在別是巴的曠野走迷了路」。
至於餘下兩道問題,聖經沒說清楚,一處說,「[以實瑪利]漸長,住在曠野,成了弓箭手。」(創世記21:20)又說,「他住在巴蘭曠野」,(創世記21:21)似有他曾經遷居的含義。但沒有任何基督教釋經家說以實瑪利曾遷居,連穆罕默德的宗教或地方傳統也沒這個說法,因此最穩妥的看法是,以實瑪利和母親並沒遷居,「曠野」一字就指巴蘭曠野,那就是以實瑪利定居之處。
東方地理學家提到三處地方,可能是巴蘭所在。其一,今天麥加所在的曠野,並周邊山脈;其二,座落埃及東部、或阿拉伯的佩特拉之一個村落及附近山脈;其三,撒瑪爾罕省(Samarcand)內某處。(Hughes’ Dictionary of Islam,頁219

以實瑪利被獻為祭?

古蘭經並沒有說明亞伯拉罕獻子為祭所獻(http://www.answering-islam.org/Index/S/sacrifice.html)的是誰,今天大多數穆斯林,無論遜尼派或什葉派,都相信是以實瑪利被獻,而非聖經說的以撒(http://www.answering-islam.org/Index/I/isaac.html)。但其實早期不少穆斯林經注家都相信,並清楚說明,被獻的是以撒(http://www.answering-islam.org/Shamoun/sacrifice.htm);而此說根據,乃基於穆罕默德伙伴們敘述的多則聖訓。

今天穆斯林的看法,似乎最早見於一則傳統:『歐麥爾‧本‧阿布杜‧艾茲(Umar b. Abd al-Aizi)曾就此問題問一個改皈伊斯蘭的猶太人,對方答:「所獻的('dhabhi')是以實瑪利,這是猶太人也知道的,但他們妒忌你們,才說是以撒。」』(Shorter Encyclopaedia of Islam,頁175

此則聖訓明顯是錯的,沒哪個猶太文獻-包括聖經、《塔木德》(Talmud,即經學)或《塔古姆》(Targum,即經解)提到亞伯拉罕獻其他兒子,他只獻過以撒,連死海古卷都有相關證據。穆斯林提出這種看法的時候,明顯不能從當時的妥拉找出證據證實。

連古蘭經似乎也未支持此說,參古蘭經37:99-107、51:24-25,28-30、37:109-113,〈被獻之子〉(The Child of Sacrifice)(http://www.answering-islam.org/Shamoun/sacrifice.htm)一文更深入討論。

另方面,塔里比(al-Thalibi)更明說,先知伙伴(Ashab)(http://www.answering-islam.org/Index/A/ashab.html)歐麥爾‧本‧卡塔卜(Umar b. al-Khattab)曾對再傳弟子(Tabiun)(http://www.answering-islam.org/Index/T/tabiun.html)卡卜‧阿巴爾(Kab al-Ahbar)說,他相信被獻的是以撒(Shorter Encyclopaedia of Islam,頁175)。另葛瑪蘭(al-Kamalan)有兩位經注家說,伊本‧歐麥爾(Ibn 'Umar)、伊本‧阿巴斯、哈桑(Hasan)、阿卜杜拉‧伊本‧阿默德(Abdullah ibn Ahmad)都說被獻的是以撒(Hughes’ Dictionary of Islam,頁219)。

可見連可靠度極高的早期穆斯林,都未就誰被獻此問題達成共識。但愈後期大家看法愈一致,都認為是以實瑪利被獻。

回說上述兩則《布哈里聖訓》所提亞伯拉罕與以實瑪利的故事,其時間乃是從以實瑪利還在嬰孩時期(還得母親乳養),及至他成人,並兩次娶妻。聖訓提到,在這些事以後,亞伯拉罕才與以實瑪利見面,一起建造喀爾巴,卻完全沒提及獻祭的事。若所獻兒子是以實瑪利的話,聖訓對此隻字未提實在奇怪,是無法解釋的。可見穆罕默德(及伊本‧阿巴斯)也不認為所獻的是以實瑪利,亞伯拉罕獻的是以撒。另方面,泰百里也提到,穆罕默德曾親口說所獻的是以撒。*

有別於大多數穆斯林的看法,哈乃斐派(http://www.answering-islam.org/Index/K/khalifites.html)相信真主從沒命令亞伯拉罕殺死兒子,他們認為那只是個夢,亞伯拉罕以為自己真的這樣做而已。*

穆斯林常引創世記22:1-2說,真主乃命亞伯拉罕獻上「獨生」子,以證被獻的是以實瑪利而非以撒。古蘭經21:76卻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視角(http://www.answering-islam.org/BibleCom/gen22-2.html)。

胡戈說:

什葉派作品Hayatu 'l-Qulub(Merrick版本頁28)說:「某次這位父親(亞伯拉罕)往麥加朝聖途中,他對所愛的孩子說:『我夢見自己必須將你獻為祭,你覺得這個夢有何告誡?』以實瑪利說:『要順服真主命令。按夢中所見去行吧,我也會忍耐的。』但當亞伯拉罕將要獻以實瑪利時,至高的真主以一隻黑白條紋的羊代替他,這隻羊在天園裡放牧了四十年,是藉真主的能力直接創造的,就為了這件事而造。今天在米納山(Mina)所獻每隻羊都是個代替品,或以記念所代替以實瑪利的,直至審判日。(Hughes’ Dictionary of Islam,頁219

聖經說亞伯拉罕獻子乃在摩利亞山,穆斯林卻說在麥加附近的米納山。

威廉‧穆爾(Sir William Muir)說(Life of Mahomet新版,頁xvii):「總言之,巴勒斯坦故事成了漢志故事。喀爾巴的地點成為尊崇夏甲受苦之記號,聖井滲滲泉則是她紓困之源。朝聖者在薩法與麥爾卧山之間來回奔走,為記念她急速尋找水源之行。(麥加)寺是亞伯拉罕和以實瑪利建造的,並把黑石放在那裡,供所有人到阿拉法特(Arafat)朝聖。朝聖者仿效他向撒旦扔石頭,然後在米納山獻祭,記念羊羔替代亞伯拉罕的兒子被獻。這一切,其實都是當地原有禮儀,變動很少,但藉著亞伯拉罕傳說,就有了新的角度,阿拉伯人用想像力將這一切附會到真主的朋友-聖人亞伯拉罕-身上,阿拉伯的偶像崇拜和猶太人的純正一神論的鴻溝被跨越了。按此共同點穆罕默德提出他的立場,向他的人民宣佈一個新的屬靈系統,是所有阿拉伯人都可以回應的。於是喀爾巴禮儀保留了,每一個偶像色彩卻得以脫去,成為裹在伊斯蘭新一神論神學身上、一層奇怪而意義難尋的紗。(Hughes’ Dictionary of Islam,頁219220

聖經論以實瑪利的預言

聖經論以實瑪利及子孫的預言是這樣的:

至於以實瑪利,我也應允你:我必賜福給他,使他昌盛,極其繁多。他必生十二個族長;我也要使他成為大國。(創世記17:20)
並說:「你如今懷孕要生一個兒子,可以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就是神聽見的意思),因為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他為人必像野驢。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他必住在眾弟兄的東邊。」(創世記16:11-12)

相關文章:

http://www.answering-islam.org/Index/I/ishmael.html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