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十座橋

分類:文章
發佈於:2014-03-06, 週四

神的十座橋

(1)信心-「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希伯來書11:1-2)一切始於信心。即使我們看不見,即使沒有證據,我們仍可以相信。正是這種信心激勵了傳教士們一代代進入伊斯蘭之家分享福音,經過了這麼多年一直到今天。前幾代的傳教士都忠心見證,儘管其中大多數人「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希伯來書11:13)

他們需要多大的信心離開自己的家鄉和文化,在伊斯蘭之家撫養他們孩子,而那些地方歷來已經同化了成千上萬進入他們社區的基督徒?多年來,不可勝數的信實的見證人沒有看到我們如今所見的運動,但他們對「從遠處歡喜迎接」之收穫的竭力追求是我們的榜樣,亦成了發生在我們這個時代的巨大運動的基礎,我們欠他們一個遲來的感恩慶典。

那些穆斯林背景的弟兄姊妹同樣表現出典範式的信心,他們每日與基督同行,而一路上身邊充斥著那些在伊斯蘭教法約束下的其他人。這些運動建立在那些「雖至於死也不愛惜生命」(啟示錄12:11)的弟兄姊妹純粹的信心之上。

那我們呢?這是個需要回答的遺留問題。我們實在是常常地削減信心的涵義,把信心僅僅當成對一個特定觀點或教義上準則的贊同及思想上的認同。這與希伯來書上描述的信心或如今在伊斯蘭之家實踐出來的信心很不一樣。那些描述中的信心無異於,即使順服可能導致死亡也會勇敢順服的行為。正是這信心的更高呼召,正是這聖經中來的呼召領導那些信心之士成為門徒,並在當今時代於伊斯蘭之家服侍。

(2)禱告-「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書5:16)」, 而且「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哥林多後書10:4)」。阿伊莎,一個來自北非沙漠的穆斯林背景基督跟隨者,曾被要求解釋如今她的家鄉有那麼多穆斯林轉信基督的原因。「我相信,」她說,「多年來世界各地人的禱告升到了天堂。在天堂上,這些禱告像季風季節的雲層一樣彙聚起來。現在神為他們積蓄的帶著救恩的神蹟和福氣如雨一般降在我的同族身上。」

禱告已經成為幾乎每一個進入穆斯林世界新構想的首要及主要的策略。它是一股強大的隱形推動力,不僅激勵了基督徒冒險進入伊斯蘭之家,也穿透了他們在那裡遇到的穆斯林的心。

禱告改變我們為之求告的人,同時也改變我們自己。禱告讓我們靠近神的心,而靠近神的心的正是無數需要救贖主的穆斯林。如果聖靈是吹過伊斯蘭之家的風,那麼禱告就是我們揚帆起航乘風前行的方法之一。

禱告的宣教士已經把禱告注入到他們幫助推動的那些運動的DNA中。數不盡的穆斯林曾求安拉向他們啟示真理,現在他們在耶穌基督裡尋到那真理。在基督裡,他們正在發現這一位愛他們且以他們從未在伊斯蘭機械式禱告中經歷過的個人方式回應禱告的神。

(3)聖經-「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希伯來書4:12)。雖然基督徒持有聖經已有兩千年了,但伊斯蘭之家的一些「房間」裡的居民現在才接觸它,在很多穆斯林的母語中聖經仍舊是無法企及的。

當地語言版本的聖經在我們調查過的每個運動中都起了作用。如果一個穆斯林背景的新信徒還沒讀過聖經,那他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讀聖經,如果他不會讀,他通常會為了這個目的而學著讀。聖經、新約、聖經段落被翻譯成全球穆斯林的語言,我們才剛剛開始看到它們廣泛傳播的影響。當這種影響持續下去,回應就很可能隨之而來。

新的印尼語聖經完成後,謝瑞克(Sadrach)在印尼的先鋒運動就接踵而至。在衣索比亞,賽克·扎卡瑞對基督的異象驅使他去一個瑞典傳教士書店,在那裡他得到一本自己語言的新約聖經。最早的卡拜爾語聖經譯本和電影《耶穌傳》(這是影像形式的路加福音)很快為阿爾及利亞本土的歸信基督運動助燃,這不是偶然;一百萬波斯語新約聖經在伊朗分發或一個穆斯林聖經譯本在孟加拉問世都分別在各國人民中引起了運動,這也不是偶然。

穆斯林世界很多人仍然是文盲,但以故事、電影《耶穌傳》、及電台和電視廣播形式提供聖經的新舉措給出這樣一個承諾-聖經將繼續點燃在橫掃穆斯林世界的運動,並為其助燃。

(4)聖靈的工作-「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裡來;我若去,就差他來。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約翰福音16:7-8)

耶穌向他的跟隨者保證,他的離開對他們是有益的,因為他會差派保惠師聖靈-他的存在不會局限於單獨一人的身體。耶穌許諾,聖靈會像風一般,有能力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約翰福音3:8)。

大量在穆斯林中服侍的基督徒發現如風般吹過伊斯蘭之家是聖靈所喜悅的。神藉著異夢,異象和奉耶穌之名應允禱告拜訪這些穆斯林。事實上做穆斯林事工的幾乎每個人都能證明聖靈的無處不在。

基督徒或許也應該感謝穆罕默德在他自己的人生中推崇夢的價值,這在全世界的穆斯林中鼓勵相信夢境,這在更世俗化的西方世界不再流行。無論他們出於什麼原因相信夢境,明確的是神正用這個管道激起無數穆斯林的靈魂,讓他們將信心放在這一位賜予救恩和新生命的神。

一位同事在穆斯林中服侍神很長時間足以聽過不計其數關於這樣的夢的見證,他們夢到一位「明亮如光者」向他們顯現,召喚他們歸向他。我的同事最近遇到一個穆斯林經歷了如此的夢境,他只是簡單地打開聖經翻到馬太福音17章基督變了形像的故事,並邀請他的穆斯林朋友讀前兩節經文:「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的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 」(馬太福音17:1-2,著重強調)。這位穆斯林朋友被這一發現震驚了,「就是那人,我夢中出現的那人!他是誰?」

(5)信實基督徒的見證-「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希伯來書12:1)。雖然我們之前提過,在此還要重複,信實的基督徒-不僅是在近代歷史上,而且經過一代又一代-為如今正發生的大部分運動奠定了基礎。說到委身於禱告、傳福音、開展事工、對神之道的忠心及個人犧牲方面,這些先驅如巨人般樹立。

通常,西方的福音派信徒看不出那些來自更早期傳統的信徒留下的影響。那些來自羅馬天主教、亞述東正教、聶斯脫利派、亞美尼亞、衣索比亞、科普特和門諾派傳統的信實的基督跟隨者,出現在當今穆斯林歸信基督運動的見證裡。他們多年來信實地保留下來並傳給身邊穆斯林慕道者的基督信仰以及聖經一直存在,無論我們發現這些傳統中有什麼瑕疵都可被此掩蓋了。

(6)從基督的肢體學習-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馬太福音4:19)。好的漁夫去到一個不熟悉的捕魚點會問在那裡成功捕到魚的人,「用什麼餌?你的餌放了多深?一天當中什麼時候捕上來的?是在岸邊還是深水區?」

我們今天之所以看那麼多幾個世紀前沒看到的歸信基督運動,一個原因是我們正用與多年前不同的方法拓展穆斯林事工。十字軍東征,宗教裁判所,殖民侵略這些力圖通過擴張屬人的國度來拓寬屬神的國度的方式已經過去。隨著當今很多國家的政教分離,人們可以因著福音的好處自由地接受或拒絕它,福音不再像政府政治勢力推動的全民公決那樣。在這樣的新環境下,福音的「漁夫」正引入通俗的穆斯林習語聖經,以穆斯林為中心的拓展事工,情境化的見證,衛星電視及廣播電台,走禱活動,古蘭經橋接和其他新穎的方法。在我們調查的運動中,有清晰的證據表明,穆斯林拓展事工宣導者從伊斯蘭之家的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學習、分享經驗,開展活動。

如今,一些突破甚至發生在伊斯蘭之家的偏僻角落,於是,很多穆斯林第一次聽到且明白福音,或激起他們邁出信心和悔改的第一步走向救贖。我們常常看不到,是基督的肢體憑藉神所賜予的捕魚技法捕獲了男男女女的靈魂,完成那些突破。當我們不辭辛勞地學習基督的肢體如何在世界的一個角落做工,那麼我們就能在世界的另一角落應用所學的經驗,我們不單單是實用主義者;我們是神在世上工作方法的學習者。只有作為熱切學習神的方法的學生,我們才能真正成為他所期望和呼召我們去做的得人的捕魚者。

成為一個學生,就是成為像耶穌為他的跟隨者舉例讚揚的那種小孩子。謙卑地學習這一課很有必要,特別是對於我們當中那些來自西方文化從古以來就擔當知者和老師而不是學習者和學生的人。我們有太多要學。

(7)溝通-「耶和華說:你們來,我們彼此辯論」(以賽亞書1:18)。溝通不僅僅是宣告。有效的溝通總要有一個「彼此」的因素。它要求對聽者以及說者的理解。在這個領域沒有其他突破比在情境化方面的更戲劇性了。情境化的意思是以一種聽者在自己文化及世界觀之下能清晰理解的方法進行溝通。

基督說,「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約翰福音12:32)。這句話是對於他將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預言,而且是他要為世人帶來救贖的禮物的應許。那些我們奮力爭取的人常常因為被我們或者我們的文化干擾,從而聽不懂我們的信息或看不到耶穌基督的拯救工作。

我們聽到的當今穆斯林歸信基督運動的見證中,他們的故事裡有一種共通,他們生命所表現出的信仰上有一種共鳴。但與我們在自己生命所見的迥然不同。我們對自己信仰的一些文化性表達對我們而言是再熟悉不過了,以至於與福音本身粘在一起,奇怪的是它們並不在這些運動當中。這些文化性的表達(非神學性或屬靈的)正是那些我們錯誤地與基督教聯繫起來卻又為許多穆斯林背景的基督徒所拒絕接受的文化性表達(非神學性或屬靈的)。

無論是我們還是這些初信的穆斯林背景的基督徒都沒有資格去挑剔或選擇福音的一部分來接受或拒絕。但我們與這些初信的穆斯林背景的弟兄姊妹都有聖經應許的優先權來決定「我們得救乃是因主耶穌的恩」(使徒行傳15:11),而不是通過文化性的或甚至是文化意義上的宗教行為。把文化與福音區分曾是一個激起耶路撒冷教會第一次聚會商議的挑戰,這個挑戰延續了諸世紀。

向穆斯林傳福音的有效的溝通者已經學會理解和欣賞保羅挑戰性的榜樣,要「向什麽樣的人,我就作什麽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哥林多前書9:22)。他們用這種理解有效地向穆斯林傳福音,這種方法是以前多代人沒有接受過的。

然而,媒介不是信息本身。福音的力量在於它本身,而不是包裝它的方式。同樣的好消息就是「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猶大書3),如今正在整個伊斯蘭之家轉化生命引領運動。古往今來福音都沒有改變,改變的是傳播它的方法。通訊行業的技術突破在這個古時需要付出生命的信息傳播上扮演著一個重大角色,它使福音能夠貫穿本來與外界斷絕的社會。電影《耶穌傳》和其他以福音為中心的視頻,在穆斯林世界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福音廣播首先通過電台,現在通過衛星電視和網路使我們向全世界人提供救恩福音的能力指數性地增長,那些人當中有很多從未與基督徒見過面。

(8)發現-「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詩篇34:8)。在今天,有一種非凡的、出乎我們很多人意料的穆斯林信主的方法,就是通過個人發現。

從小作為一個浸信會信徒,我很理解這個評價,「你總是可以認出一個浸信會信徒,但你不可以告訴他太多。」雖然它可能不是恭維,但對於我,這句話恰好描述了一種對不可輕易撼動之真理的熱忱和委身。

穆斯林也是這樣。他們對文化與宗教的委身度很深。他們痛恨別人指出自己錯了或真理並不是他們一直相信的。然而,當他們自己發現真理時,真理就變成了他們的一部分,變成他們將會為之捨命的重要的事。

穆斯林歸信基督運動中有很多人的故事,是當別人企圖把真理塞給他們時他們拒絕,而當自己發現時便欣然接受。有時是從夢開始的。另一些時候是始於他們意識到穆罕默德不具備一個敬虔的人該有的品格和行為,或意識到古蘭經實際上並沒有提供救恩的確據。

通過各種形式的發現式研經和對聖經中救恩的不斷熟悉,大量穆斯林歸信基督運動應運而生。他們通過聖經自己發現神的計畫始於創造天地,繼而藉著先知-他們所承認的先知-以耶穌基督的出生、教導、工作為高潮。此時這些「發現者」在新約裡遇見基督,他們為耶穌的真實所折服,並謙卑地降服,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他。

(9)伊斯蘭本身-在我們調查的穆斯林歸信基督運動中其中之一個最大的驚奇是,伊斯蘭常是它自己最大的敵人,它本身包含了自己毀滅的種子。

通俗版古蘭經-對很多我們收集見證的穆斯林,他們對基督的朝聖之行始於第一次認真閱讀自己語言的古蘭經。很多世紀以來,穆斯林不得不接受,並常常背誦古蘭經的阿拉伯語版本-安拉的語言。他們對之不認識,增加了古蘭經的神秘感,令這對他們的枷鎖更緊。現在他們當中一些人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讀,那種錯覺就被粉碎了。

那些害怕古蘭經會成為聖經對手的基督徒沒有看清一個簡單的真相:古蘭經提供不了救恩的確據。一個人必須轉向基督耶穌本人和他的工才能得到救恩的確據。所以,對古蘭經這局限的發現是有說服力的,以至於很多穆斯林背景的基督徒證明通俗古蘭經譯本的傳播是福音見證的前奏。正如一位穆斯林背景的傳道人說,「只有在我讀了自己語言的古蘭經之後 ,我才意識到我有多迷茫。」

穆罕默德的一生-穆罕默德的道德有問題是在基督徒中眾所周知的主題,但在伊斯蘭之家卻是那些隱藏的秘密之一。當然,基督徒護教士有時可以大膽指出伊斯蘭先知的好色與頻繁的暴力行為,可這些揭露卻很少被穆斯林接受。然而,當穆斯林自己的社區成員對他們提出發現式問題時,結果就很不一樣了。在我們調查的運動中,最佳行動方案是讓穆斯林背景信徒自己提出討論這些問題。東非20 名穆斯林領袖在他們自己的神聖經典中找到足夠的證據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我們總結出穆罕默德沒有資格成為神的先知。」

伊斯蘭的壓迫-雖然聖戰和伊斯蘭教法這些工具肯定被用來擴張穆斯林的領地,但是,今天被這個以武力將其意志強加於人的宗教驅走的穆斯林越來越多。在北非、阿拉伯世界、南亞和印度馬來西亞的穆斯林之間手足相殘已經成為數以百萬計的穆斯林質疑伊斯蘭的神聖來源並轉向耶穌基督的主要催化劑。

(10)本土化-「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馬太福音28:19-20)。耶穌沒有差我們去教訓萬民他吩咐我們的所有事;他差我們去教訓萬民遵守他吩咐我們的所有事。兩者的區別很重要。

本土化的字面意思是「從內部產生。」穆斯林歸信基督運動也許開始於外部刺激,但它們只有在新信徒自己承認和推動基督的「主」權時才成為運動。

情境化可能讓外界人與穆斯林有效溝通,本土化則補足了情境化所留下的:當那些我們奮力接觸的人自願順服基督時。當這情況發生時,這些初信者把門徒訓練帶入比外界人預期的更深的程度,因為他們「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希伯來書12:2)。

對那些力圖促進和激勵運動的人來說,本土化可能意味著外界基督徒將扮演一個與他們預想所不同的角色。雖然外界基督徒,比如傳教士,必須帶頭傳福音,在運動深入時,他們的角色就會演變。與其保持前線領袖的角色,本土化可能要求他們成為將運動本土化的當地領袖的激勵者,異象傳遞者,影子牧師,僕人式領袖,和當地領袖的培訓者,那些當地領袖會使運動本土化,才能促使那些外界人無法想像的穆斯林中隱藏問題得到處理。

那些不願意鼓勵本土化的基督徒常常以門徒訓練的需要作為理由。在門徒訓練的過程中,外界人有一個角色,但這個角色不僅關於教導他們所有我們看重的教義和實踐,更是有關教導他們順服地遵行神之道的重要性及身體力行地教訓他們基督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掌權。

真正的門徒訓練,那種深入到文化上的罪之最核心處的門徒訓練,需要本土化才能完成。在西南亞地區,男人是否應該打妻子的問題,是被新信徒自己而不是有見識的外界人提出,就對這個問題更具體地描繪出來。當傳教士身體力行地示範遵行神的話語而不是提出自己的建議時,新信徒在此找到了前行的道路。

本土化要求我們相信基督的應許,即聖靈的能力要「引導他們進入一切的真理」(約翰福音16:13),神的道要使他們「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3:16-17)

這篇文章翻譯自WIGTake Resources於2014年出版、David Garrison寫的書「A wind in the house of Islam」的240-249頁「Ten bridges of God」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