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往穆斯林的使徒池維謀(一)

分類:學習與分享
發佈於:2011-05-15, 週日

喻道故事

往穆斯林的使徒池維謀(一)

珍妮絲姊妹

撒母耳‧池維謀(Samuel Zwemer)於1867年生於美國密歇根洲荷蘭鎮,父親是荷蘭改革宗教會牧師,家裡有十五個兄弟姊妹,他排第十三。父母是到美洲發展的先鋒代,熱心事主;由於父親要往不同工場事奉,所以常常搬家。池維謀小時在密爾瓦基(Milwaukee)上德文小學,所以會說德語和英語,另外在家裡學荷語;他長大後流利用這三種語言談話和講道,後來又學會阿拉伯語,被大大使用。

池維謀家小孩從小學習愛主事主,家裡四個兄弟都當傳道,姐姐妮爾莉(Nellie)往中國宣教四十年。池維謀上大學最後一年時,神藉著講員維爾達(Robert Wilder)有力的證道向他說話,他就參與了宣教服事,並進神學院裝備自己,此外又接受醫藥訓練,周末在紐約巿畢理克街(Bleeker Street)義務診所實習,獲得寶貴經驗。1887年池維謀與學院同學赫恩登(James Cantine)向改革宗傳道會(Reformed Mission Board)申請前往阿拉伯世界事奉,卻遭否決了,因為傳道會認為這樣做「不切實際」。二人無畏地自組傳教會-美國阿拉伯傳教會(The American Arabian Mission)。

赫恩登與池維謀雖曾在神學院學過一點點阿拉伯語,但他們希望能說得流利,於是先到貝魯特生活,直至能掌握這語言,1890年開始物色事奉基地。二人從開羅出發,往相反方向走,尋找機會。池維謀在亞丁(Aden)認識了敘利亞藉的改皈信徒卡密爾(Kamil Abdul Messiah),三人並肩作戰,成了好友。後來他們接受邀請,在下伊拉克的巴士拉(Basra)開展工作。三人在巿集開了一間書店,但沒多久就遭當地官員查封了。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不久卡密爾突然去世,他們懷疑他是被毒死的。失去一位忠心的朋友與好同工,池維謀與赫恩登都很傷心,他們寫道:「卡密爾的生命、其動機之純正實在不容置疑,而且熱心事奉,大有能力。他的死是我們事工的重大損失。

1892年池維謀在波斯灣巴林開展工作,後來弟弟彼得‧池維謀(Peter Zwemer)也前來參與宣教,並在馬斯喀特(Muscat)事奉。1894年改革宗傳道會終於同意開展阿拉伯事工。一次傳道團(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聯絡池維謀,請他們接待兩位澳洲女宣教士,那時剛巧赫恩登不在,就由池維謀接待。其中一位女士名叫惠加思(Amy Wilkes),是迷人的年輕護士,池維謀對她一見鍾情。由於當時傳教團對男女團員交往規矩很嚴格,所以池維謀按要求,把兩位女士安頓在巴格達,教她們阿拉伯文。1896年他與惠加思在英國領事館結婚,然而傳教團不肯就此放棄這位女團員,要求她償付部份從澳洲往中東的交通費,這筆款項由池維謀來付,所以,他按阿拉伯習俗給新娘子付聘禮

big5_21_17_12-18

婚後不久,池維謀就忙著打理巴林巿集書店事工,在那裡佈道、派發聖經,又在惠加思幫助下開展醫療工作。因其「無痛」拔牙法,他在當地可算是個著名牙醫;而這時候,他亦開始寫更長篇著作。傳教工作一點不容易,雖然他們努力家訪,也在街頭傳福音,但鮮有人給予正面回應,就算有人改皈,也沒多少人敢公開承認對基督的信仰。再說當地天氣酷熱,這讓工作極為困難,在七年間就有七位傳道同工去世,池維謀的弟弟彼得在1898年死於痢疾,池氏夫婦兩位分別四歲和七歲的女兒,也在1904年於八日內先後去世。儘管有這些艱苦和悲劇,他們仍然忠心事奉。

宣教隊在波斯灣岸漸漸建立了學校、醫院和工作基地。1905年池維謀夫婦返美述職,想不到,這次回鄉竟成為他人生轉捩點。

下期續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