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第六課 宣講(二)

分類:向伊斯蘭及向其它信仰傳教
發佈於:2011-05-15, 週日

6宣講2

1.在上一章,我們看過新約裡關於keryx─傳道人的大圖畫,現在我們會嘗試分析這圖畫的組成部分。得注意這點,無論宣教工作有否包括社會關懷、慈惠、或教會事工,在新約裡,我們的主自己、以至於使徒都給與教會這一道有關世界的確切命令,這命令就是:宣講!傳福音!新約的傳道圖畫包括3部分:

(a) 傳道人
(b) 信息
(c) 信息的可理解性

我們且逐一細看。

傳道人

2.根據新約所說,傳道人可以是教會、或教會所揀選的代表─站出來宣講信息的那位;當然,後者在各方面都從屬於前者。所以開始討論時,我們將傳道者視為整個教會,這非常合理。無論我們是否喜歡這說法、是否要為這情況負責,都得面對一個事實:今天的傳道方法─不論在內容、或傳講步驟方面─總傾向「訴諸理性」的方法,其使用程度遠超使徒的傳道方式。另一方面,克拉瑪(Kraemer)認為,「基督教與東方生命系統其實還沒有相遇,仍得盼望明天。」(在一個非基督教世界的基督教信息The Christian Message in a Non-Christian World) 若克氏所言屬實 (這也的確是事實) ,則教會所用的「理性」方法無論有何成就,卻明顯沒有促成這相遇,哪怕這其實是它的首要任務。

3.為何「福音的愚拙」被「聰明」方法取代呢?我們都知道有些所謂基督徒已不再相信使徒所傳的福音,明顯地,這群人也不可能傳福音,他們的情況這裡暫且不論。至於那些宣稱為相信福音的信徒,你會發現,歷代以來有好幾個因素動機,使教會逐漸傾向「理性」的傳道方法。這裡得強調一點:所謂人道主義的論據是近年才興起的。以前,非基督教的學派從純理性立場出發,認為基督教文化乃基督教信仰之必要背景;醫療事工主要作「打開門戶」或「釋除偏見」之用,或使群眾更容易把福音聽進去。他們認為教育與醫療事工都只是福音預工,基督教人道主義並非首要考慮。然而,現今人道主義已成為「理性」傳道模式的最強動機。以下會逐一討論這些因素,這些因素至今仍然存在。

4.首先,是理性主義者進路。單單宣講福音本身也許會讓幾個人皈依,卻明顯未能達到現代差傳教會所期望的果效,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過程裡,政治、文化、經濟、戰爭等皆有影響力。且以手錶零件作譬。手錶運作原理仍是齒輪與齒輪相扣,宗教是其一、文化乃其二,經濟其三,如此類推;而神的旨意是主發條。理性主義者所以偏離傳福音正道,因他們試著重新調整齒輪間的關係,換言之,他們棄宗教之輪不用,卻試著將文化、政治之輪調得更快,以使情況更方便他們的宗教被接受。

5.理性主義進路背後有個錯誤觀念,以為人是理性動物,必然會選擇一種能造成最有利他生存環境的宗教;這種理性進路或明顯、或抽象。比如說,杜夫(Alexander Duff)曾公開提倡此道;到我們這一代,這理念變得抽象,論者認為受基督教理想激發的人道主義,是見證信仰的模式之一。

但兩者其實異曲同工:就是說,人既是理性動物,必然選擇良善生命,並能促成這種生命的宗教。這概念無疑引發一個危機:當傳道者因為順服傳福音的命令,而面對逼迫、甚至被殺,他會成為良善生命的好例子(順服神明顯是好見證);有的傳道者因此期望,他們的順服成為某種形式的信仰見證,使人選擇這種良善生命、並促成這生命的宗教。當然,理性主義現在已不像從前那樣的大張旗鼓,卻仍以抽象形式存在,誘惑教會不那麼強調宣講活動,轉而依賴人「擇善」的理性。

6.且看第二個因素。許多人常常說,事工是「開啟門戶」「釋除偏見」的媒介,特別是在伊斯蘭國家的事工裡。當然門戶可能開啟,偏見也可能釋除,然而這是為誰而做的?明顯是為歐洲人而做的。從來沒有甚麼慈惠事工,使當地皈依者被他的鄉里接受。想想看,這有何含義?得謹記,傳道者是向一群叛逆者宣講信息,假如群眾真明白他所說,他是注定不受歡迎的。福音書與使徒歷史都清楚說明這點,只有瞎眼的人才看不見這很清楚的事實。

7.傳道者要不影響當地人,要不造成衝突,這再自然不過。如果這真的是光明與黑暗之爭,那麼傳道者一定會被憎惡、侮辱、虐待,甚至被殺。黑暗頑抗光明的程度,隨國家、地方而異,最重要的是,傳道者是向注定要死的叛逆者傳講信息。無論教會多努力,用種種「理性」方法分散群眾注意力,一旦有任何事情發生,光明與黑暗之爭仍在。仇恨或許並未波及引發衝突的歐洲人,但這仍會攻擊哪怕是一個很軟弱的當地皈依者。

8.現在談談第三種因素。有人提出,慈善事工使當地人更願意聽傳道者的信息。這論點一般有兩種說法:(i)直接指出,因為當地人將慈善事工與傳道人聯繫一起,所以更尊敬、喜歡他,更願意聽他的;(ii)相信工作人員的愛心關顧與專業技術,會讓當地人看見神的愛與憐憫,因而對福音更開放。

9.先討論 (i) 。無可否認,當地村民非常歡迎你,但這是為甚麼?因為他們知道、或覺得你與某種慈善事工有關,對不對?他們需要你的醫院、學校、慈惠事業,所以願意目無表情地坐著聽你講道。他們會想,如果對你態度惡劣的話,下次就不那麼容易得到醫院、學校,或其他援助服務,所以他們才表現得友善。換言之,雖然機構組織讓我們有機會接觸更多人,他們卻不一定真把你的信息聽進去;你其實大有可能像上次那傳道傢伙一樣,給攆出村子外。上次那傳道人給扔石頭、給攆出去,然而他引起的注意力可能比你更多,最少他動機清晰;這次村民卻給你搞混淆了,他們也成功騙倒你這過分樂觀的傳道者。

10.最近有人認為,善行能反映神的愛,看見這愛的人會更容易接受福音。這概念是假設非基督教背景的人會像基督徒一般思考,當然大錯特錯了。據伊斯蘭教義,穆斯林不懂神的愛,也不會覺得某人的善行反映了神性情。他們認為,善行與任何敬虔表現,只顯出那人的信心、與努力行善,不論他動機如何。

另一個重點是,無論神按祂的旨意要做甚麼工作,教會都得宣揚祂藉著道成肉身所表現的愛。「神愛世人…」因此教會不應期望藉著慈善事工讓人把福音聽進去。

11.人道主義因素,常常讓教會從宣講事工分散注意力。努力辦慈善的教會、與任何人道組織看起來並無二置,以致許多受高等教育的基督徒都被蒙蔽,當宣教事工淪為慈惠人道主義時,他們還以為那就是基督教。下一章我們會更詳細討論這問題,這裡只提出兩個重點:人道主義的起點與目的在於人文;而基督教活動的起點與目的全在於神。既然焦點不同,人道主義組織可以用各種方法,有效服務所關顧群體;然而「在愛裡」的基督教活動,則必須是個人、個別的。因此,我們若以人道主義因素為論點,支持基督教機構事工,我們就是從基督教活動轉向人道活動,離開神、轉向人了。

12.上述兩個因素使教會偏離新約聖經的宣講模式,這些因素背景都隱藏著四個字:毫無果效,很有點宣教輓歌的味兒。每個了解向穆斯林傳福音呼召的教會群體,都很面對這悲觀的毫無果效。我們都知道,就是2,000年後的今天,教會靈命仍不比從前成熟,即是準備在數以萬計皈依者身上花費千萬英磅,而在沒有皈依者的地方不傳福音。坦白說,有皈依者就意味有金錢。這種態度的成因在於,在現代宣教裡,教會從一開始就扮演英雄角色,一直試者「為神做大事」,作屬靈遠征。在版圖擴展的年代,當西方政府撗掃那瓦伯人(Nawabs)與印度土邦主(Maharajahs)時,教會正試著為神做同樣的事,但這是行不通的。這裡面有偏見、排斥、無知、奇特文化等問題阻礙去路,必需先清除。現代的宣教士,像亞伯拉罕領受將得子裔的應許,他們有信心做任何事─除了等候。以為等候就是「懷疑應許」的表現。請謹記,當亞伯拉罕接受建議,使夏甲代替撒拉生子時,這並不是因為他沒領受應許,相反地,是因為他已得應許。他以為現在只需要加上一點小聰明、一點常識、一個小動作,神的應許就能成就。我們知道,其實亞伯拉罕大可省卻這點麻煩,因為神會用祂的時間、方法成就;亞伯拉罕的一點行動,結果得來以實瑪利。所以我們得常常謹記宗教改革教義:「神會在祂喜悅的時間、地點,賜人相信福音的信心。」教會宣講福音並非要「為神做大事」,而只是順服。無論工作是否有果效,這與順服毫不相關。教會只須擔心一件事,而裡面涵括兩個問題:教會是否真知道何謂最基本的、使徒所傳的道,又是否已將其傳遍世界?雖然婢女夏甲與她的兒子會讓你感到一時的成就,但後來他們使你頭疼;我們的宣教歷史已證明這點。婢女與她的兒子往往密謀僭奪正室所生孩子的地位。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討論都以教會整體為福音傳遍世界的媒介。

13.現在讓我們看看個別傳道者,就是在城裡呼喊、在街巿向穆斯林傳福音的那人。記著,他是個人,是血肉之軀,在綿延的生命巿集上遇上不同的人,他對他們也有不同感覺。當中有富人窮人、強者弱者、好人壞人、有文化的沒文化的、知識分子與文盲,對於這些人,傳道者會有偏好,有的讓他滿懷希望,有的使他絕望。身為傳道者,他的屬靈經驗、對皈依者的熱忱、他的善行、對人那種模糊的愛等等,在生命的掙扎裡這一切似乎都不完全可靠;他只有一個真正的錨,就是完全順服。神愛世界,於是差教會到世界各地傳祂所賜的兒子。如果教會也覺得,她真的愛世人,這愛會以順服的方式表現出來,不是對一條律法的教條式的順服。因此,無論在何時,真正的傳道者只要符合一個要求,就是順服。他被差遣出去宣揚信息,而順服就是愛的表現。當然傳道者會有感受,但這屬於他自己的,無論如何他不能讓主觀感受混在信息裡。如果他真的順服,自會盡力將福音傳給富人窮人、強者弱者、好人壞人,不論對方的情況和資歷。真信徒的美德,會在傳道者受逼迫的程度上展現出來;真正的基督徒經驗,真心愛人、真善行、真正的屬靈力量─即「聖靈果子」,會因為傳道者順服主人吩咐,將信息傳給叛逆者時,所造成的影響與衡突上展現出來。下一章〈排他〉(Intolerance)會論及這問題。這裡要說的是,福音使者並非公事公辦、冷酷無情,他只是用受眾能明白的方法傳遞了主的信息。

14.如果說,最終計算下來,傳道者並沒有功勞,這可是真的;他本身並非宣講的一部分,因為信息的本質限制了他。世俗君王派使者公告命令,一般會用百姓能明白的字詞,使群眾能掌握精要,明白命令,繼而作出選擇;然而傳道者卻並非如此。傳講信息時,他知道人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在所有基督教宣講裡,聖靈運行與所傳的真道息息相關。傳道者必須知道,要叛逆者接受這信息,並不在於他們的意願或理解,就算受眾明白信息內容,也不一定接受;明白了這點,傳道者才算弄清楚改革教義下的聖靈與真道關係。所宣講的道與聖靈唇齒相依,就是說,神將祂話語的操控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就算最聰明、最熱心,最渴望看見受眾皈依的傳道者,也無法將這控制權從神手中騙過來。

15.當傳道者盡上最大努力 (他往往也自知不足、需要寬恕) 傳遞信息,他的責任已完。這實在知易行難,我們在下面的部分會談到這點。傳道者功成身退,並非因為他不在乎、對人漠不關心,或久缺熱忱;相反,這種種美德已在他盡力傳道的行動上表明出來。他的責任完結,乃宣講工作的性質使然,他已無事可做了。信息一旦傳遞,傳道者隨即功成身退,剩下一群叛逆者透過信息這媒介,與君王打個照面;而接下來發生的,就是叛逆者與君王兩者之間的事。這再一次與改革宗的祭司或職事概念相對應。羅馬天主教會認為按立是聖禮,能改變被按立者的身分,使他成為神與人的中介;改革宗教義指出這是錯的,我們只應從功能概念理解職事。傳道者的活動有限,只要將真道傳給叛逆者就夠了,一旦完成,他亦功成身退。有時候,這限制實在頗令人討厭。試問誰沒有見過傳教士威迫利誘當地人受洗,然後出來「表態」?誰沒見過灰心失意的傳教士滿面羞慚地承認,他傳福音多年卻毫無果效?每個傳道者,也許(或一定)都有些事情讓他覺得羞愧,然而他的成敗,絕不能從是否有人皈依來衡量。傳道者感到羞愧,可以因為對所傳信息的內容漫不經心;可以因為他學習當地語言不夠勤奮,以致未能準確傳遞信息;可以因為太懶惰,未能充分了解當地人的宗教、文化等;也可以因為他沒有致力於所託付的工作;他可以為許多理由羞愧,卻絕不能因為沒有人皈依而羞慚。神差遣的傳道者,不應因為沒有人皈依而垂頭喪氣。他知道(或應該曉得),神會按自己心意在不同時間、地點賜人信心領受福音。

16.今日的巴基斯坦有很大需要,在裡面工作的傳道者必須有正確觀念。他要四面受敵,就是在基督徒中間也會被嘲笑;他成為曠野裡的呼喊聲。傳道事業是愚拙是那麼昭然,除非傳道者真知道他在做甚麼,否則必會被打敗,或更糟糕的是─走上「理性」事業的歧路。

信息

17.以下部分會討論一個矛盾問題。雖然教會要宣講的信息乃神所啟示,是明確、不能更改的,但同時也要在此時此地,讓某特定群體能明白信息,這實在殊不容易。其困難在於,要保持信息準確無誤,同時又要適切成千上萬不同處境,實在讓教會費熬思量。

18.首先,確切信息源自唯一權柄。聖經裡每次宣講─無論先知或使徒─都明顯或含蓄地說:「這是主耶和華說的。」今日宣教有一種流行危機,就是太看重「佈道家」的「屬靈經驗」。保羅無疑發展出一種神學,彼得發展出另一種,約翰亦然;但是我們必須謹記,福音─他們的宣講內容─是一樣的,是帶著權柄的。你也許不同意保羅或約翰的神學,也可以費盡心思從兩者整合出一套神學理論,卻不能不同意他們所傳的福音。神學可以是使徒的,但福音並不屬於他們,乃是源自那唯一權柄─神─的宣講。這裡面的確有基礎、有樓層沒錯,然而人若本末倒置,混亂就昭彰,各類具破壞力的反基督教義就趁機滲進來,使教會所捍衛的、那確切、有權柄的宣講受污染。然而,若傳道者可以說:「這是主耶和華說的。」那麼他一定曾確切領受信息,是他無權左右的。舉例說,共產主義者是他們所宣傳的、那個偽宗教的主人,可以隨意重塑理論,以適切任何心理環境;他們若要在某國家達致某些果效,就為那目的度身訂造一套宣傳手法。然而你沒有那個自由,因為你有特定的信息要傳揚。你想向一位穆斯林傳福音,你知道他像世上所有人一樣,是公開叛逆神的;他喜歡行神蹟的耶穌,很願意聽那類故事,甚至會告訴你另一些更驚天動地的神蹟,然而你若就此停下來,就跟從沒有開始傳福音沒有兩樣。你要宣講的獨特信息,並非一位行神蹟者的故事。比如說,你的穆斯林對象說,啊是的,他相信基督使死人復活,然後翻開拉撒路的故事讀著,裡面說,基督說祂是復活和生命,誰要是相信祂,就是死了也必復活等等。若基督真使拉撒路復活,哪怕他已死了四天,那麼祂一定有從神而來的能力。如果耶穌說的是褻瀆話,神一定不會賜祂這樣大的能力;既然基督確實說了那句話,也的確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因此祂所說的話一定千真萬確,不是褻瀆話了。如果祂真是基督,祂一定說實話。這是彼得在使徒行傳10:37的論證。換言之,那位穆斯林很喜歡行神蹟的耶穌,你只談神蹟,不談耶穌的身分,是完全沒問題的;但你要傳獨特信息,不能讓他這樣做。同樣地,許多穆斯林喜歡憐憫人的耶穌,然而同一位主也的確責備法利賽主義。許多穆斯林都是法利賽主義者,你要談耶穌那方面的教導,他總不會喜歡,然而你必須講,因為你的信息是獨特的。這不在乎你個人喜好,而是你必須說甚麼。有的穆斯林愛談靈性,若你不宣講確切的信息內容,轉而比較不同屬靈經驗,你就是失職,是個不忠心的使者。身為傳遞者,你一旦發覺自己很可能因為粗心大意、壓力、無知,或害怕被排斥而避談真實話題,你一定會小心研究、常常省察內心。每次跟一位穆斯林談過後,你會反省整個談話,看看自己是否忠於所宣講的獨特信息,若否,你會很想知道自己在哪兒和為甚麼出岔子了。這點實在很重要,我們多舉一例說明。偶爾會有穆斯林告訴你,基督徒在道德上優於穆斯林,若你回應說,這是因為我們有屬靈能力,你就將獨特的信息搞混了。你的信息,不應著重於誰比誰好,或為甚麼,應該說,我們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都是「死」的。而神的答案是,藉著基督,會有新天新地,那裡沒有罪惡,卻有永生。換言之,我們都是罪人,為甚麼費時間討論誰是較好的罪人?罪的工價乃是死,但現在有新時代、新創造、新生命,就是神在基督裡賜給我們的禮物。若你將這獨特信息銘記於心,無論穆斯林提出任何話題,你都能帶引到這信息上去。惟有當你因為某些原因將信息搞混了,你才會像魚在旱地上掙扎。

19.巴基斯坦教會 (還有其他國家的教會) ─包括宣教士─最基本、最大的需要,就是好好坐下來,認清何謂福音,緊抱它不放,直至那強而有力的權柄賜你忠於此道的力量、篤定、方向,與勇氣。

信息的可理解性

20.信息無疑是肯定的、不能更改的,然而必須讓聽者能理解。這正是教義、或神學的工作。

如前所說,傳道者有責任將君王的信息傳給叛逆者,要把非常獨特的信息傳給這群獨特的人。福音普世通行,因為它能適切世上每個獨特村落,而你必須以聽群能理解的方法傳講。千萬別以為慈善事工、或世俗教育對這有幫助,因為這一切與新約的信息並無直接關係。信息內容是神指著祂自己、祂的作為而說的,我們必須在這立場上宣講、解釋、闡述信息。福音傳遍世界大概只有一個重要阻礙,就是教會沒有將信息搞得容易被福音所到之處的人所懂。信息內容是肯定、清晰、不能更改的,然而在每個特別情況下把內容搞得容易懂,這就是傳道者的責任。

21.然而我們純不能混淆可理解性與信心。馬可(還有其他人)這樣形容:「看是看見,卻不曉得。」(4:12) 這論到可理解性。他們要看見、明白、理解。「曉得」就是相信。人必先看見才曉得。換言之,信心恩賜並非憑空變出來的。「我知道自己相信誰。」信心可不是魔法咒語。使人「看見」是傳道者的責任,令人「曉得」卻是神藉聖靈成就的事。

22.最後一點忠告。我們不應以本章所說種種為藉口,削弱宣講的迫切性。削弱等於歪曲;我們永不知道神在何時何地賜人信心接受福音,所以「今天,你若聽見祂的聲音,就不要心硬了」,無論何時何地,這對於傳講信息而言都適切。至於迫切傳道的結果,則在神手中。

23.總括而言,新約的信息傳講有以下特點: (i) 信息獨特、確切,源自唯一權柄─就是神; (ii) 傳道者宣講信息乃由於順服; (iii) 要使信息變得可理解,然後讓神藉聖靈賜下信心,叫人曉得、相信,轉離悖逆,加入神的國度。

思考問題

1.以人道事工輔助傳福音,其支持論點為何?反對論點為何?

2.在傳講福音、使受眾生出信心的過程裡,神與傳道者扮演甚麼角色?試分辨、定義兩者的工作。

3.甚麼原因會混淆宣講?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