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和我們

 

但是,在公元前700年左右,神向先知以賽亞揭示了也許是最大的奧秘:

「我要懷念著,永恆主可頌可贊的事」

「...祂曾說過:『實在的、他們是我的人民,不行虛假的子民』:於是祂就成了他們的拯救者。」

「於他們一切的患難中。並不是大使、不是天使、乃是祂自己的臨在、拯救了他們;是以祂的愛和憐惜才贖回了他們;是盡往古之日就懷抱了他們,懷搋了他們。」

「然而他們竟悖逆,使祂的聖靈憂傷;祂就轉變為他們的仇敵,親自攻打他們。」(以賽亞書63:7—10)

主耶和華[雅威(Yahweh),看不見的永恆神]啟示了祂自己,並「成為他們的救主」(希伯來語Yeshua,英語譯為耶穌)。祂在世時在以色列的希伯來語名字是Yeshua haMashiach=「救主[或拯救者],彌賽亞」[或「基督」]。猶太人「反叛祂,使祂[神]的聖靈憂傷」。顯然,耶和華是創造者,祂成為救主。耶穌神蹟般地出生並長大成人後,祂分享了祂的「Euangelion」=好消息=福音,施行了許多神蹟,然後代替我們被殺,成為我們的贖罪祭(犧牲)。這需要一些聖經背景。

在同樣的思想潮流中,我們從創世記(聖經中的第一卷「書」)知道,起初人是「按照神的樣式」被創造的(創世記1:26)。每個人都是由身體組成的,其中容納了靈魂和精神,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們的「三位一體」。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是三個人。由於我們是按照神的模樣製造的,因此,祂這一位也必定由一體組成。正如我們剛剛發現的,這體現了雅威、耶穌和「Ruach Elohim」或神,「父」,「神的兒子」耶穌,以及「神的聖靈」。

打個比方,讓我們把聖靈的運作比作GPS(全球定位系統),即我們車上的導航裝置。發送器/發射器是神。我們是預定的接收者,而來自「上面」的「信號」就像神的聖靈那樣使我們理解信息。接收者將通過所提供的「地圖」(在屏幕上)即神的話語找到通往目的地(天堂)的方法。

在舊約中,神把獻祭作為一種鑒戒:神是神聖的。祂的律法解釋了祂的標準。罪是對神(不是對律法!)的冒犯。人違反了律法,犯了罪。律法要求進行懲罰。神的愛從字面的意義上產生了恩典,使懲罰可以在一個替代品—一個犧牲—上執行。祭品就是耶穌,也就是神本身。

但為什麼神會要求獻祭呢?這不是很殘忍嗎?嗯,是的。當我們意識到犧牲的目的時,我們會更好地理解犧牲的作用。神是聖潔的、公義的、公正的。我們本應如此,但卻不是。我們已經注意到,沒有什麼不潔淨的東西可以在祂聖潔的存在中。這需要審判,以及隨之而來的譴責。

「因為罪的工價即是死,然而神的恩賜乃是永生、於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羅馬書6:23)

讓我們來想像一下。我們同樣是在死囚區。而在這裡,我們得到了一份禮物。一份來自神的禮物。這真的是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奇妙的、感人的、神人的、為我們提供的逃生方式。祂的計劃是一個令人驚歎的計劃!可以這樣簡單地說:你意識到了你的罪行。你已經迷失了!你應該下地獄(不管那是什麼)。但我—神—為你獻上我的兒子作為祭品。祂願意把你曾經犯下的、為之苦惱的所有罪孽都壓在祂自己身上。如果你和我真的懺悔了,我們對自己所做的造成了耶穌的痛苦和死亡的事情感到真正的深深的抱歉,我們所能做的和需要做的,就是要求耶穌成為我們的替代。祂來到我們的世界,是為了代我們受過。我們剩下要做全部就是從我們的內心深處感謝祂。

「因為那崇高又高聳的這麼說,那住『永恆』、其名為聖者說:「我住崇高而至聖的所在,也跟心靈痛悔(同詞:被壓碎)而謙卑的人同住,要使謙卑人的靈活起來,使痛悔(同詞:被壓碎)之人的心復活。」(以賽亞書57:15)

祂在兩千年前為你和我受苦,但若祂的恩賜未被親自接受,這就不會正式生效。

只要我們誠心誠意地請求神的寬恕,不繼續意圖叛逆(這就是違背神的本性的行為的真正含義),祂就承諾...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祂是可信可靠,是公義的,祂必赦免我們的罪,潔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1:9)

「...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給他們權利成為神的兒女。這種人不是由於血而生的,不是由於肉欲,也不是由於人欲,乃是由於神而生的。」(約翰福音1:12—13)

這就是福音,神的「福音」。

我們受到的挑戰就像當年神通過摩西對猶太人說話時說的那樣:

「我今日呼天喚地來警告你們,我將活與死、祝福與咒詛、都擺在你面前;你務要揀選『活』」(申命記30:19)。

幾年後,神再次說話,說。

「現在你們要敬畏永恆主,以純全和忠信事奉祂,將你們列祖在大河那邊和在埃及所事奉的神除掉,來事奉永恆主。」

同樣,作為他的回答,以色列人的領袖約書亞向他的人民提出了挑戰。

「...倘若你們以事奉永恆主為不好,那麼你們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到底是你們列祖在大河那邊所事奉的神呢?還是你們住於其地的亞摩利人的神呢?至於我和我的家呢、我們是必定事奉永恆主的。」(約書亞記24:14—15)

福音是,雖然神是聖潔的、公義的,但祂也是仁慈的、有愛心的、有恩惠的和有同情心的。

「永恆主有憐憫、有恩惠,不輕易發怒,而有豐盛的堅愛。」

「祂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祂沒有按我們的罪來待我們,也沒有按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

「天離地有多麼高,祂的堅愛向敬畏祂的也多麼宏大。東離西有多麼遠,祂使我們的過犯離了我們、也多麼遠。」

「父親怎樣憐憫兒女,永恆主也怎樣憐憫敬畏祂的人。因為祂知道我們的體質,祂記得我們不過是塵土。」(詩篇103:8—14)

「婦人哪能忘記她嗍奶的孩子,而不憐憫她親腹生的兒子呢?就使有忘記的,但我呢、我是不會忘記你的。」(以賽亞書49:15)

這就是我們的神!

「那麼我們既有一位尊大的、經過了諸天的大祭司、神的兒子耶穌,我們就該執守這信認。因為我們的大祭司並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於我們的種種軟弱的,乃是一位在各方面同樣受過試誘、卻沒有罪的。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進到恩惠之寶座前,好領受憐憫,取得恩惠、做及時的援助。」(希伯來書4:13—16)

「你們從前雖由於過犯和肉身之沒受割禮而死,神卻叫你們和基督同活,饒恕了我們一切的過犯;擦掉了簽訂在規例中、攻擊我們、跟我們為敵的文件;從我們中間把它除去,釘在十字架上。」(歌羅西書2:13—14)

「一切勞苦背重擔的人哪,來找我吧,我便給你們安歇。」(馬太福音11:28)

需要提到的是,這些經文是對耶穌的跟隨者說的,那些已經與耶穌完成聯結的人。

當我們努力探索精神領域時,語言難以表達它所承載的許多信息的實際內容。這就是為什麼聖經經常用比喻或隱喻來描述文字無法完全表達的內容。理性無法把握,也無法表達一對夫婦在交換婚姻誓言時的奉獻、意圖和情感。

真愛是專一的。它對「第三方」是不容忍的。只有這樣,自我奉獻的愛才會導致真正的滿足,並由此導致婚姻中的忠誠和承諾。在聖經中,耶穌使用了一個比喻,把祂自己描繪成(象徵性的)新郎,而那些真正跟隨祂的人的身體,也就是祂的教會,那些「被召出來的人」,就是祂的新娘。因此,他們在交換誓言後(不一定是在公開的儀式上)就會「結婚」。

我們需要小心,不要把「儀式」和誓言混為一談。正是對「三位一體」的神的發自內心的個人承諾,使我們成為這個比喻中「新娘」的一部分。我們可能會同意,所有接受洗禮而沒有這種承諾的人,或只是登記的教會成員,以及那些只是有「宗教傾向」的人,都不符合這幅圖。聖經恰當而清楚地解釋了這種承諾的基礎和結果,它說: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路加福音10:27;馬太福音22:37;馬可福音12:30—33)

「因為你們從前是黑暗,如今在主裡乃是光;行事為人總要像光的兒女,光的果子是在於一切的良善、正義、和真誠」。(以弗所書5:8—9)

「惟獨神卻將祂自己的愛向我們證明出來;因為當我們還作罪人時基督就替我們死。」(羅馬書5:8)。

神通過任命先知向以色列人說話,讓他們與祂的子民分享祂的信息(公元前1400—公元前400)。他們要傳遞給以色列人民的東西,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一般被稱為舊約或約法。這是神與亞伯拉罕和以撒的後裔之間的約定。我們都知道摩西、撒母耳、以利亞、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大衛、但以理等人。不幸的是,被神呼召為祂的子民,很快就選擇生活在虛偽的宗教形式下,不服從,甚至反叛祂。神讓他們被許多敵人打敗,甚至被長期驅逐出他們的應許之地—以色列。然而,他們只有短暫的悔改。然後,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

「神既用許多階段許多方式、在往古時候、藉著眾神言人向列祖說話,就在這些日期的末後、藉著一個兒子向我們說話。這兒子、神早已立為承受萬有的,也藉著祂造了諸世界。祂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質印出的相。祂用祂能力的話扶載萬有。」(希伯來書1:1—3)

這真是太棒了。它是無法理解的。看不見的神,宇宙的創造者和維持者,進入我們的世界。

「祂是人不能見的神之像,是首先者超越一切被創造者;因為萬有、在天上的和在地上的、人能見的和不能見的、或是『眾王位』、或『眾主治』、或『眾執政的』、或『眾掌權的』、都是本著祂而被創造的:萬有都藉著祂,又是為要歸於祂而被創造的。祂在萬有之先,萬有也本著祂而一同立住」。(歌羅西書1:13—17)

耶穌自己宣佈:

「你們若認識了我,也就認識我的父。」(約翰福音14:7)

「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的;看見我的、就是看見那差我的我作為光、到世界上來,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中。」(約翰福音12:44—46)

聖經所揭示的耶穌,也許可以被描述為神在人身上的化身。也許因為缺乏更合適的比喻,祂被介紹給我們的是「神之子」。

「神這樣地愛世人,甚至賜下獨生子,使一切信祂的人都不滅亡、而得永生。因為神差遣那兒子到世界上來,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藉著祂而得救。」(約翰福音3:16)

「因為人子來,正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加福音19:10)

在描述祂的「使命」時,耶穌解釋說:

「我呢、乃是好的牧人;我認識那屬我的,那屬我的也認識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我並且替羊放棄性命。父之所以愛我的,是因為我放棄性命,好取回來。屬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我將永生給予他們,他們必定永遠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裡奪去。」(約翰福音10:14,17,27,28)

耶穌的肉體生命確實在十字架上結束,這是歷史。祂的復活也是如此。

「於是耶穌又對眾人講論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一定不在黑暗裡走,卻要得著生命之光。」(約翰福音8:12)

耶穌的本性不僅表現在祂所行的神蹟和祂的生活方式上,還表現在祂的教導上:

「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了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誡命。人替朋友放棄性命;沒有愛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15:12—13)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聽我的話、而信差我者的、有永生,不至於受定罪,乃是已經從死裡越到生裡來了。」(約翰福音5:24)

「你們、就是我的朋友,如果你們實行我所命令你們的。」(約翰福音15:13—14)

「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者的。人若有意志要遵行神的旨意,就會知道那關於這教訓的事:是出於神呢,還是我憑著自己講的。」(約翰福音7:17)

我們所讀到的一切都要求我們做出回應,因為:

「不同著我的、就是敵我...」(馬太福音12:30)耶穌說。

為了認識生命的靈性層面,我們需要對超自然的現實開放。否則,生命就沒有意義了。

「叫你們心的眼睛蒙了光照,你們就可以知道祂的呼召...」(以弗所書1:18)

自然的人即是如此。「神給愛祂的人所豫備的、是眼睛沒有看見過、耳朵沒有聽見過、人心沒有思想過的。」(哥林多前書2:9)

使徒彼得也是如此,他說:

「你們沒有見過祂,卻愛祂;現在雖不得看見,卻信靠祂而歡樂,有說不出、滿有榮耀的喜樂,因為你們領受了你們信心的結局、就是你們靈魂之得救。」(彼得前書1:8)

但「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沒有重生,就不能看見神的國。」。(約翰福音3:3)

信仰,也就是對神的信任,是非常個人化的東西。信仰不僅僅是承認神的存在,而是我們個人與神的關係和經驗,這種關係和經驗是通過閱讀神的話語和禱告每天產生和維持的。這就是與神的交流。

如果新約聖經的教導沒有反映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中,這並不表明福音的質量很差,而是表明我們社會的很大一部分人不關心,甚至拒絕認識耶穌,以及拒絕認識神。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