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納·帕爾在一個有福的日子裡接受洗禮

 

[克里希納·帕爾來自《第一個印度教徒皈依者:向同胞傳講福音超過20年的克里希納·帕爾的回憶錄》。費城。美國浸信會出版協會,1852年]。

「克里希納,你已經脫離了你祖先的所有習俗-原因是什麼?」

克里希納·帕爾回答說:「我試過印度教的崇拜,但沒有得到好處」。根據他自己的證詞,他已經做了所有印度教必須的攻修,如崇拜偶像,在恆河裡洗澡,舔他的大師的腳上的灰塵,參觀聖地,把財產給祭司,重複他的守護神的名字,以及冥想和唱印度教的經文。這些都沒有減輕他的罪孽:「過了一會兒,我聽說了基督-他道成肉身,做了很多工作,最後為罪人捨棄了自己的生命。我想,這是多大的愛啊!我在這裡做了我的安息之所。」

帕爾信仰背後的故事始於他聽到福音的宣講,先是在大街上,然後是他為之做木工工作的莫拉維傳教士。他的一隻胳膊受傷了,就去加爾各答的浸信會傳教士那裡治療。醫生把脫臼的骨頭復位,並告訴帕爾一個更嚴重的情況-罪。帕爾哭了,並相信了。一個月後,在1800年12月28日,浸信會傳教士威廉·克理在恆河中為他施洗。儀式是在許多好奇的圍觀者面前用孟加拉語進行的。克理告訴眾人,洗禮之所以有效,並不是因為河流被認為是神聖的,而是因為基督帶走了罪孽。克理和他的夥伴們為這樣皈依付出了七年的努力。他們中的威廉·沃德在他的日記中寫道:「有福的日子!」

之後,婆羅門人帕爾放棄了他的高種姓,與傳教士們一起吃飯。他立即因為拋棄了自己的傳統等級而遭受迫害。此後,他經常被人以這個話題搭訕:「兄弟,你說得很好,也很有智慧;但你為什麼要放棄你的種姓?」

帕爾回答說:「保留種姓的人不能得到救贖。有種姓的人非常驕傲,而驕傲的人不能進入神的國」。

為著對靈魂的負擔,他很快開始傳教。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福音工作中,從印度的一個邊緣到另一個邊緣傳教。在他被分配到加爾各答工作的五年裡,他平均每週講道十二或十四次。他用自己的資金在那裡建立了一座教堂。他還寫了幾首讚美詩,包括這首:

哦,你,我的靈魂,不要再忘記

你所有的苦難都是你的朋友承擔的;

讓所有的偶像都被遺忘,

但是,我的靈魂啊,不要忘記祂...

棄絕你的行為和方法,帶著悲痛,

奔向這最可靠的解救;

也不要忘記祂,祂離開祂的寶座,

為了你的生命祂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他在1822年死於霍亂。與他同時代的許多印度人不同,他們在恐怖中死去,而他卻在平安中死去,在基督裡歡呼。

--------

關於基督教在印度的更多資訊,請閱讀《基督教歷史87:基督教在印度,一種多姿多彩的信仰》(https://www.visionvideo.com/book/98012/christian-history-magazine-87-christianity-in-india-a-faith-of-many-colors)。關於威廉·克理的更多資訊,請觀看《黑暗中的燭光》(https://www.visionvideo.com/dvd/4782D/candle-in-the-dark)。

 

這篇文章翻譯自在線文章「KRISHNA PAL BAPTIZED IN A BLESSED DAY」

https://christianhistoryinstitute.org/it-happened-today/12/28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