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們手上這本書《基斯蘭-一些宣教士如何推廣伊斯蘭化的福音》探討一個重要問題-穆斯林歸向基督後,可以和應該保留多少其穆斯林的背景傳統?我們應如何教導來自穆斯林背景的信徒,又該如何翻譯聖經,使他們清楚明白新約信息?有人聲稱,按著與彌賽亞運動的類比,改皈信徒其實可以保有雙重身分,這對翻譯與習俗方面造成影響,必須小心評估這些重要的聲稱。

第一,將這與有猶太教根源的彌賽亞主義相比,這做法欠妥。舊約信仰先於基督教信仰,而耶穌開展的運動認同希伯來經文為正典;但基督教與伊斯蘭經典並沒有這種關連。兩者之間的唯一共通點,是在崇拜多神的世界裡同為一神宗教。第二,伊斯蘭教對真主與其屬性的觀念,明顯有別於基督教(及猶太教)信仰,後者強調神在關係裡的人格化性情,伊斯蘭卻反對這種神觀。第三,就算以基督教與猶太教相比,很明顯耶穌與使徒有時會選擇指正猶太教裡若干宗教觀點,以說明耶穌之必要性。無關重要的習俗,該背景的人民可以保留;但當習俗帶有不同的神學意涵,耶穌和門徒強烈反對和避免,不然的話,耶穌就可能成為宗教的「附加元素」,而非宗教轉化的真正源頭。十字架的羞辱、並耶穌升天坐在父神右邊,都妨礙猶太人接受主,但門徒照樣傳。加拉太書、歌羅西書、希伯來書都說,要提防所有暗示「惟靠耶穌不足以得救」的習俗,包括割禮與獻祭等。歸根究底,釐清不同信仰的分別正是要澄清對這些信仰的理解。神為聖父,而耶穌與父神有的獨特關係,是基督教信仰核心,肯定耶穌的身分,祂所作的工、並為何而作。尊聖經為神的獨一啟示,就是要釐清這與其他宗教經典之別。

《基斯蘭》眾作者認為,局內人運動(insider movements)在翻譯和習俗方面,並沒有清晰分野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以為這樣做並無不妥,這實在是低估了其影響。局內人雖通常有良好出發點,希望能多接觸穆斯林,但結果可能因妥協而得不償失,無助來自穆斯林背景的人作耶穌的有效的跟隨者。為了讓人與原生文化保持聯繫,卻賠上宗教的獨特性;而這種獨特性,卻正是歸信耶穌的真正原因。這樣做的結果,只會令人困惑。

基督徒該如何與其背景文化保持聯繫誠然有真實的問題。我們學習分辨至關重要的翻譯問題與習俗,哪些地方可以有討論空間,是需要的。局內人運動推動者過去已陳詞,而本書目的,是幫助讀者認清哪些做法實帶有重要意涵,評估所謂「為文化騰空間」的說法,說明為何必須更多釐清兩種宗教之別。今日世界愈趨多元,我們與其他信仰人士接觸的機會也愈多,由不同信仰引發的神學及社會學問題也愈多,面對種種情況,我們必須認真反省。因此,我們鼓勵讀者細想本書所說,比較不同觀點,研讀聖經,問問自己,哪些觀點至關要緊,必須釐清,又該如何表達這些重點。相信本書能當引指,助你們評估情況。

Darrell L. Bock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